在山东省莒南县南部那片丘陵山地,在曾经的岁月里,农村姑娘很少有会刺绣的。七八岁后就要帮着干地里家的活,她们没时间学刺绣;艰难的日子里,刺绣品太奢侈。
虽然往往一家有六七口人之多,在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”的苦日子里,做新衣服的机会很少。偶尔卖块布料给大人或孩子做新衣,也不会让十多岁的女孩子练手,费布料不说,针脚不好会不耐穿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但农村的女孩子总要学针线活的,要不长大嫁人后,连缝缝补补都不会,会被人笑话。那时女孩子学针线活,是从学着绗鞋垫开始的。
绗出来的鞋垫。
一
鞋垫,当地称袜垫子。虽然那时一年到头穿袜子的人,少之又少;虽然除了天冷时,大人孩子穿鞋的不多。孩子光着脚走山路,下河摸鱼连鞋都不用脱;天不冷时,大人穿的是凉鞋,当地叫鞋垫子,是用废旧的车胎皮做成的;走路时穿着,到了地头脱下来,光脚在地里干活更利索。
鞋都不穿,哪来的袜子?当地人把鞋垫叫作袜垫子,应是怀着这样一种想法:希望地里的收成更好些,希望日子更好些,能穿上像样的鞋,能穿上袜子。
鞋垫是根据鞋的大小来做的,鞋是根据脚的大小来做的。一双鞋垫用不了多少布料,很适合十来岁的小姑娘学针线活。
随着年龄长大,十六七岁到了找婆家的年纪,绗出的鞋垫线拉得松紧均匀,针脚细密,并且横成行横成排,便有了做针线活的基本功。出嫁后有了孩子,学着给孩子做件小衣服、小鞋子。随着孩子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大,一个中年农村妇女,在做针线活时,便可谓得心应手了。
正在绗着的鞋垫及各种颜色的线。
二
做鞋垫太省钱了。基本材料是从再也不能穿的破衣服上剪下来的布,再破的衣服也有磨损少的地方,可以剪出做鞋垫用的布。
中间放一片麻袋片,然后对称着放剪好的旧布。放几层,除了要看准备的旧布多少,还要看给谁做:大人脚不再长,多放一层,更结实耐垫;小孩子脚正长,少放一层,不等垫坏脚就长大了。
放好布,四周缝起来,中间简单走上几趟针,让麻袋片和布成为不松动不移动的一个整体,便是鞋垫的雏形了。
没人学过绘画,几乎没人识字。这不妨碍一个村里总有几个会画的妇女。她们在鞋垫上画花画草,画喜鹊画鸳鸯。也画字,画“福如东海”,画“吉祥平安”,因是在画字,字都是变形的,她们觉得怎么好看怎么画。
在鞋垫上画的东西,曾经是那片丘陵山地的女人们,在辛苦与艰难中一个美好的幻想和祝愿。
期盼着过上平安的好日子。
三
绗鞋垫的线却是要买的,来自走村串巷的货郎。
挑着担子,手里摇着小鼓,喊着“洋红洋绿啦”,货郎进村了。在我的记忆里,货郎是只为女人来卖东西的,挑着的担子里,主要是针线之类的。捎带着为妇女领来的孩子服务,卖几着不同大小、颜色的泥哨。
一群女人围在货郎边,挑着各种颜色的线。挑对自己要用的颜色很重要:天要用蓝色的,叶要用绿色的,花要用红色的,喜鹊要用黑色和白色的。
女人们挑着线,给自家孩子花一二分钱卖个泥哨。在泥哨声中,女人们拿着买来的红红绿绿的线回家。
货郎也卖染料。买染料自己染绗鞋垫的线,能省一两毛钱。可自己染的线掉色,鞋垫还没绗完,便红花不是红花、绿叶不是绿叶了。
现在还会绗鞋垫的,基本上是50岁以上的人了。年轻女孩没人学着绗了,她们不需要学针线活,什么样的衣服都可以买得到。
四
鞋垫上画好图型,便开始绗鞋垫了。
叶子用绿线,花朵用红线,基本是按其本来的颜色去绗。也有个人的爱好与选择,花朵既可以是红的,也可以是黄的。尤其是字及抽象的东西,用什么颜色的线来绗,完全由自己去想象。
一针针绗着,不同颜色的线换着用,以线作画。那时农村没闲人,十来岁的小姑娘便要挑水做饭,照顾弟弟妹妹。没有人能拿出大段的时间绗鞋垫,只能是抽空,什么时候没事干了,便拿出鞋垫绗上几针。
参加田间劳作的姑娘,下地时带着没绗完的鞋垫。劳作累了,中间歇歇时,男人们凑在一起抽旱烟聊大天。姑娘们拿出用干净手绢包着的鞋垫,凑在一起边绗边小声说话。
一双鞋垫要多长时间绗完,既看熟练程度,又看有多少闲时间。一个初学都,绗个半年,才绗出一双针脚疏密不均、颜色搭配不当的鞋垫,是很正常的。到了待嫁年龄,手熟了,一个来月便能绗出一双漂亮又结实的鞋垫。
鞋垫绗完了,用刀子从中间割开。中间线很好找,是那麻袋片,只要小心割,便能割出一双完整的鞋垫,一只是左鞋的,一只是右脚的。
这种画风,只有农村妇女才能画出来。
五
绗出来的鞋垫,是给谁的,绗以前便决定了,因为脚有大小。初学者往往是给自己绗,或给弟弟妹妹绗。手熟了,给已成年的哥哥弟弟绗。
在那片丘陵山地,除了冬季,男人穿鞋的时间很少。但有例外,比如走亲戚,比如赶集上店。穿鞋比穿用车胎皮做的鞋垫子要显得富贵多了。穿鞋就可以穿袜子,穿上袜子就更富贵了。
到了该说媳妇的年纪,不下地时,十七八岁的青年会时常穿鞋穿袜的,走起路来抬头挺胸,很是神气,就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们刚穿上皮鞋那样。
穿鞋穿袜,再穿上新衣服,和在地里灰头土脸干活相比,一个青年会宛如两个人。这样的青年,有闺女岁数大还没找到婆家的人见了,便会多打量几眼,觉得不错,就会去找媒人。
穿鞋时为什么要垫鞋垫,除垫了脚更舒服以外,主要是可以调整鞋的大小:鞋大了,垫上双鞋垫,就合脚了。
在那些年代,结了婚了男人们,双脚大多时候与土地亲密接触,结实粗糙,即使穿了袜子,穿上垫了鞋垫的鞋,是否更舒服,他们感觉不出来。这种情况,大多出现在走亲戚时,尤其是带着老婆孩子去岳父家。这么做,是想告诉关心自己的亲戚:我日子过得不错,你们看我穿着袜子,穿着垫了鞋垫的鞋。
曾经饱含着年轻姑娘情感的鞋垫,现在被当成艺术品,一双上好的鞋垫收购价要200元钱。
六
快到找婆家的年龄,姑娘会为自己未来的丈夫绗鞋垫。
每个人都有梦想,包括卑微如群山深处里只知干活的农村姑娘。她们想像着未来丈夫的身高模样,想像着脚的大小,精心去绗几双鞋垫。一针一线中,是甜蜜,是期待。
哪个姑娘都希望自己未来的丈夫人高马大,可是在劳累和饥饿中长大的男人,一米七便算是高个了。于是,这种情景常见:亲说成了,姑姑送给小伙子的鞋垫大了很多;小伙子满脸喜悦地接过来,能不能垫是一回事儿,有人给自己送鞋垫是另一回事儿。
也有姑娘在为爱情绗鞋垫。虽然婚姻自由提倡很多年了,但绝大多数婚姻还是要靠谋人说合。这不妨碍有的姑娘会把一颗芳心系往自己认识的小伙子。
小伙子身体结实,人勤快,说话做事让人喜。有姑娘看中了,偷偷看其脚大小,一针一线绗出双鞋垫来。
找个正好“偶遇”又没别人在场的机会,姑娘把鞋垫塞给小伙子,转身走了。小伙子接到鞋垫,便明白了姑娘的意思。看中了姑娘,让爹娘去找媒人;看不中,将鞋垫还给姑娘,辜负了一片芳心。
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冰洋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